QQ在线客服

当前位置:首页> 创业> 点评

《诛仙》票房意外破2亿,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

2019-09-16 11:30 来源: 网络 编辑: 等等 浏览(880)人   

  《诛仙》票房意外破2亿,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!中秋档第三天,上映两天的《诛仙Ⅰ》票房破2亿。作为由新晋流量艺人肖战、孟美岐担当主演的电影,在“流量已死”的论调下上映,能够拿到这样的票房成绩,实属不易。


《诛仙》票房意外破2亿,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


  据了解,《诛仙》的成本不足5000万,如果最终票房能落在4亿左右,片方的盈利空间将在1亿上下。

  尽管片方的获利空间不小,但《诛仙》能够拿到超出预期的票房,背后的核心助推力量在于粉丝。他们在影片上映期间通过有组织地大规模地推式推广、集资包场、微博抽奖、制作应援曲等形式,充分释放了粉丝的群体效应。

  相比之下,《诛仙》片方的营销策略相当低调。不过,正是由于片方的低调降低了观众的心理预期,避免了营销错位下的观影落差,反倒借势粉丝宣发,精准定位粉丝消费群,挖掘粉丝经济的价值。再加上同档期内无大体量影片与之相抗,同体量影片提前出局,也为《诛仙》创造出充分的票房释放空间。

  粉丝宣发观影“一条龙”

  释放垂直场域的氪金活力

  《诛仙》作为一部粉丝向电影,能够在上映首日拿到超出预期的票房,成为中秋档票房冠军,粉丝的贡献功不可没。

  《诛仙》上映当天,肖战的电子屏应援遍布各地的主流商业区、人流高峰区及电影院。

  比如:重庆双子塔户外大屏;

  北京客流量高峰的国贸、西单等地铁站;

  各地电影院等。

  大规模的地推式线下应援,能够迅速串联起散落在各地的粉丝,使粉丝的个体行为在垂直场域内迅速转化为群体行为,激起粉丝们“为爱发电”的消费欲。

  这种消费行为与内容无关,也无需高成本营销刺激,只要身为粉丝,身处粉丝圈层之内,就能迅速成为规模效应中的一环。

  在群情高涨的消费动力被带起的同时,《诛仙》的粉丝群做了同步的消费力聚合活动,也就是包场。

  在粉丝应援平台owhat上,肖战粉丝包场的应援项目达到30个以上,地区覆盖成都、厦门、武汉、深圳、上海、重庆、北京等地。

  孟美岐的“山支大队”也在天津、苏州、宁波、成都、杭州等地进行包场应援。

  微博上,不少粉丝在包场之后晒出合影、合唱、应援周边等物料,反映出粉丝包场行为的落地范围之广。

  除了肖战、孟美岐等主演的直系粉丝群,CP粉的贡献力也被调动起来。例如,几乎每一条微博都带着#博君一肖#超话的博主@限时狂想,在北上广等6座城市包场。一些CP粉包场的电影大屏上还出现了《陈情令》的名场面。

  包场能够快速释放一致性的口碑,方便粉丝控评及后期的口碑维护,以此尝试拉长电影收割票房的周期。

  除了大规模的物料投放及包场,粉丝还借助微博抽奖、应援曲等进一步扩散《诛仙》的影响力。

  猫眼数据显示,《诛仙》在中秋档内的电影中,想看人数、首日票房、微博热度、微信热度均排在第一位。

  然而,尽管粉丝为推广《诛仙》不遗余力,但作为粉丝向电影,《诛仙》只能在圈内自嗨,在其内容本身“不能打”的情况下,圈外群体进入得越快,电影的弊端暴露得就越快,进而口碑下滑抑制票房发酵,这也是粉丝电影的局限所在。因此,《诛仙》最终的票房大概率只能落在4亿左右。

  爱豆银幕首秀不能输

  但粉丝正在走向理性

  《诛仙》是肖战、孟美岐两位新晋流量的大银幕首秀。

  前不久,鹿晗的《上海堡垒》票房失利,业内“流量已死”的声音盛行一时,如今看来相对片面。当然《诛仙》上映后虽然走出了不同的票房曲线,但也不能因此得出“流量未死”的结论。

  客观来讲,流量确实能给电影宣发带来更大的曝光度,流量电影也不能一竿子打死,但《诛仙》票房超出预期确实存在较大的偶然性。

  一方面,肖战刚凭借《陈情令》火遍全网,《诛仙》的上映,是粉丝第一次为爱豆贡献购买力,在时机上更易于粉丝转化为票房。

  另一方面,《诛仙》作为肖战进入大众视野后的第一部作品,如果大卖,能够进一步显示出肖战的商业价值,有利于他今后的发展。再加上肖战对待表演没有纯流量型艺人身上的那种敷衍,粉丝自然愿意为他铺路,争取更多的机会。

  孟美岐与肖战有异曲同工之处,银幕首秀于两人而言,意味着未来发展的“敲门砖”。这也是粉丝愿意为两人卖力的关键所在。

  微博上,肖战的粉丝已经超过1800万,孟美岐的粉丝也在2300万以上,两人合计粉丝群超4000万。

  此前,《陈情令》提前付费点播大结局时,有消息称腾讯视频借此收入超1.5亿,粗略估计,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肖战粉丝。而《诛仙》上映至今,也只调动600万的观影人次,因此,在肖战+孟美岐的粉丝号召力之下,《诛仙》拿到当前的票房体量,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。

  然而,在粉丝为《诛仙》应援的现象中可以看到,粉丝有向理性回归的趋势,他们所处的位置,还是在偶像养成的初级阶段,他们的使命,是为了偶像未来能够走得更顺畅、更远、更有话语权。

  信息来源:知乎博主@小可爱

  因此,对粉丝而言,他们买的并不是《诛仙》的票房,而是爱豆的未来。但是,在他们之中,也有粉丝坦言《诛仙》并不好看,这对市场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至少粉丝已经不再是盲目的一边倒。

  在偶像养成的初级阶段,粉丝在做的是陪爱豆一起成长,但如果爱豆有了影响力,有了选资源的能力,还是向市场输出低质作品,脱粉、流量反噬将是必然。

  片方营销“放任”但精准

  低调上映又撞上“最佳”档期

  从《诛仙》片方的营销动作来看,显然没有粉丝那么积极。网上关于《诛仙》宣发最多的问题是“《诛仙》怎么还没开始宣发?”

  由此可见,官方一直动静不大,几乎处在“放任”状态,上映前最火的话题还是孟美岐“得罪造型师”的造型被嘲。

  直到上映前两周,《诛仙》才开始逐渐启动路演,释放片中曲目等物料,影片主创也开始分享一些幕后故事、拍摄花絮等。不过,这些营销动作整体中规中矩,没有太多刻意的、夸张性的营销动作,去尝试拉高观众的心理预期。

  除了“保守”的营销之外,《诛仙》也没有提前开启点映,在口碑为王的当下,这个举动也有几分对影片质量缺少信心的意思。再加上《上海堡垒》事件刚过不久,整个市场对流量电影的预期已经被降到了最低。

 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《诛仙》的“佛系营销”策略虽不加分,但至少是明智的,主打方向也是影片的核心消费群,也就是粉丝群体。

  此前,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“一吻跨年”的噱头与内容的割裂,《爱情公寓》的情怀营销与盗墓的分离等,错位营销之下,影片纷纷“一日游”。相比之下,《诛仙》的营销至少没有过分之处。

  《诛仙》官方虽佛系,但在很大程度上借势粉丝的宣发优势,尤其是在养成经济逐渐成熟的当下,经纪公司与粉丝之间也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  除了挖掘粉丝经济之外,《诛仙》上映的中秋档也是一个绝佳的档期。

  一方面,以学生为主的追星群体进入小长假。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《诛仙》的24岁以下观影群体占比达到52.7%。

  另一方面,同档期的影片中,《小小的愿望》被阉割,失了走向大众的优势,受众群也被限制在粉丝圈内;《柯南》长期依赖形成的固定受众群相对有限;《罗小黑战记》的票房后劲不足……因此,在某种程度上,中秋档在爆款缺位的情况下,已然成了拼粉丝的档期,而几部影片粉丝的多寡,显而易见。

  整体来看,《诛仙》一方面充分释放了粉丝经济,另一方面也借助低调营销降低了路人的观影落差,再加上档期的天然优势,《诛仙》最终拿到了超出预期的票房体量。但《诛仙》这样的票房走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,再加上观众反馈也不尽人意,市场恐怕很难容得下第二个《诛仙》。


   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排行榜:http://www.2898.com/webmain.htm 


【版权与免责声明】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@2898.com 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( www.2898.com )原创外,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,涉及言论、版权与本站无关。